身心障礙自性不迷 殘障兒童參訪維也納佛光山

【人間社 行提 奥地利維也納報導】 2021-10-07

奧地利維也納第十八區的殘障學校Hans Radlschule,10月7日上午在校主任Christine Brachinger 領導之下,7位老師帶著從6歲到17歲的17位學生到維也納佛光山參觀訪問,由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理事Thomas Fiedler 負責接待講解。

Hans Radlschule成立於1959年,擁有小、中學部。該校學生都是身體或心理有障礙殘缺的,例如癲癎症、肌肉萎縮症、小兒麻痺症或者認知障礙症等等。教育目標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夠自己決定未來的生命,生活上擁有某種程度的自立。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帶這些殘障學生來參訪佛堂有什麼意義?對他們講佛教,他們能理解多少?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孩子們一走進佛堂,來到寬敞的大雄寶殿,面對莊嚴慈藹的佛陀聖像,一個個都睜大眼睛好奇而歡欣的仰望。介紹者Thomas 用很簡單的語言和一些小故事介紹佛陀的一生。孩子們也紛紛提問,雖然他們的表達能力多所限制,但是大家都很有耐心等著孩子們慢慢說出問題。當Thomas 說到佛陀主張一切眾生無論男女、貧富貴賤都是平等時,馬上就有個孩子情不自禁脱口:「這個非常好啊!」道盡了殘障孩子們心中渴求被尊重與平等對待的強烈願望。有個孩子問:「這個地方不像一般的佛寺啊?」另外一位問:「佛陀會不會生氣啊?」Thomas 都一一予以回答,並且說,大家都很幸運,因為今天是中國農曆九月初一,佛堂舉行「光明燈法會」為大家祈福,他們也覺得能遇上這個特殊的日子感到非常開心。

Thomas 還帶著他們靜坐,感受自己的吸氣與呼氣,孩子們非常安靜而且很專心的嘗試與感受。老師們都說,從來沒有看到孩子們如此的專注過。

在滴水坊時,Thomas 告訴孩子們有關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緣都要心存感恩的道理,教導孩子們佛教的合掌動作,表達恭敬之意。

Christine Brachinger 非常感謝參訪帶給孩子們歡樂,尤其是佛堂從一進門到任何一個角落都是無障礙設施,特別感受到佛堂設計上的細膩與溫馨。

最後維也納協會會長林玉嬌代表法師將大師的《365旅行者》一書贈送給Christine Brachinger ,每個孩子也得到一份小禮物。孩子們紛紛雙手合掌,感謝今天令他們感到非常快樂的特殊日子。看到孩子們一個個洋溢著笑容踏上歸途,令人感到佛法的甘露普潤一切眾生,身心的殘缺哪能障礙自性的開發與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