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佛菩薩系列之二 開一扇門看見觀音

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自2020年底開始舉辦歐洲線上人文藝術講座,頗獲好評,今年五月份推出「認識佛菩薩」系列,在5月18日舉行第二講「開一扇門看見觀音」,由歐洲法華禪寺覺衍法師主講,吸引近了255位歐洲佛光人上線聆聽。

覺衍法師首先從四大菩薩中象徵慈悲的觀音菩薩佛號得名的由來作說明:一是因宿願(本願、祈願和四弘誓願相應);二是因中自利(耳根圓通);三是果中利他(聞聲救苦)而得名;由此三因彰顯其無量大悲心。

接著覺衍法師闡明觀音菩薩的各種譯名,從過去久遠古佛、現在示現菩薩護持釋尊及未來成佛的佛號等的經典出處。同時略舉觀音菩薩在密教、一貫道、道教及民間信仰的各種稱號。並引經據典說明觀世音與觀自在的意涵及觀音信仰盛行於中國的緣由。法師收集了豐富的觀音圖片,配以幽默詼諧的口吻講說數則觀音菩薩化世度眾的故事與靈感事蹟,讓大家了解觀音菩薩示現於六道,化世度眾的各種相貌,藉此告訴大家不要著相,同時也運用圖片解說觀音手持物件的象徵意義,十分引人入勝。在介紹觀音菩薩的道場時,以太虛大師所言:「清淨為心皆普陀,慈悲濟物即觀音」說明只要有慈悲心就是觀音,心地清淨處處都是觀音菩薩的道場。

最後,覺衍法師勉勵大家學習觀音、拜觀音,更要自己做觀音,要學習星雲大師教導的三種自在「觀境自在、觀照自在、觀用自在」來觀照自己在不在!不要執著於文字、名相,要學習放下,不執著,要能主宰自心,不受外境影響,不為他人而活!

熱烈討論聽眾們的提問,今日聽課聞法,覺衍法師為大家開了一扇遇見觀音的門,欣賞觀音造像之美,也感受了觀音的慈心悲願。

Original text: 認識佛菩薩系列之二 開一扇門看見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