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有聲四季聆聽 進入音樂的殿堂

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於3月28日舉辦第二場音樂欣賞系列講座,再次邀請奧地利Steiermark 州立音樂學校終身鋼琴專任教授張淑德主講。本次講座貼合星雲大師2021的新春祝福語,以「花與四季」為題,吸引了歐洲各國近200位佛光人上線參與,一同欣賞音樂裡的鮮花百態與四季更替。

講座首先由義大利作曲家韋瓦第所創作的四部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引入,張淑德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與和聲曲式分析,結合4首十四行詩,為大眾講解這部作品的精妙之處–用樂器演奏模擬存在於大自然的聲響,從而展現人對四季變化與風情的感受。張淑德也用德國莫利克所作的詩歌《春來了》、俄羅斯作曲家格拉祖諾夫的芭蕾舞曲《四季》之「夏」、海頓晚年所創作神劇《四季》之「秋」以及阿根廷作曲家皮亞佐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之主題「冬」等多部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帶領大眾進一步欣賞描繪四季嬗變的標題音樂。

在欣賞「四季」主題的音樂之餘,張淑德也用「音樂之花」穿插其中:莫扎特藝術歌曲《紫羅蘭》、孟德爾松二重唱《山谷中的鈴蘭與小花》、Ralf Arníe《阿姆斯特丹的鬱金香》、柴可夫斯基《花之圓舞曲》等。張淑德特别表示,希望用其中最美的一朵–格里格所創作的歌曲《蓮花》,獻給佛光山所有的法師們,結束了當日精彩的音樂欣賞講座。

歐洲佛光山副總主持覺容法師在總結開示中提到:不同作曲家對四季的描寫各有千秋,而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這一期生命的「作曲家」、「演奏家」,去呈現不同樣貌的人生篇章。我們無法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流逝與種種的順逆境界,唯有當它屆臨時,好好把握運用。只要有佛法,心存慈悲,便是日日是好日,擁有禪悅法喜的人生。

張淑德也在課後為大眾分享延伸聆聽推薦曲目,並表示可以把音樂氛圍帶入生活中。維也納協會趙明明表示,從音符中已聞到花香、聽到鳥語,和風溪流盡是廣長舌,感謝張教授帶領大家欣賞音樂,開啟心中審美的另一扇窗。

巴黎中文學校李穎老師也非常感謝張教授對這些音樂作品的細緻解析,心随曲意,曲由心生,每個季節變化,每個花季交替與作品美妙旋律交響合一,醉人心弦。

倫敦協會何美穎在課後心得中分享,透由張教授用音樂引導欣賞每個季節的花朵,也聯想到星雲大師的新春祝福語「花開四季.耕耘心田」,讓我們把自己的歲月耕耘起來,用芬香灑滿這個世界,讓它更加的美好。

Original Text: 花開有聲四季聆聽 進入音樂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