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2
對性與性別的觀察和原則,各宗教派別在論壇上陳述的觀點,大都基於上帝造人的傳統理念,對於第三性別和LGBT不認同,仍是主流意見。在談到女性和性愛問題時,宗教社團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依舊不乏傳宗接代、男尊女卑以及「正統」道德等論述。
林玉嬌代表奧地利佛教會,以「佛教與男女平等」為題,使用德語發言。他藉「一切眾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等佛教經典語錄,闡述性別在佛教的意義、比丘尼在僧團的重要發展與貢獻,兼談大乘佛教對同性婚戀的看法與作為。他說,星雲大師對男女僧眾人才培養的長年努力,使人間佛教弘揚於五大洲,並列舉佛光山比丘尼在弘法上優異表現的動人實例。
面對當今同性戀和同性婚姻現象,林玉嬌表示,佛教憑著為眾生「拔苦予樂」的菩薩理念,持以理解和包容的態度。最後,他以「六和敬」的介紹,圓滿發言,獲得在場嘉賓極大的認同和讚歎。
在回答問題的環節時,與會者繼續詢問佛教關於「生死」和「情欲」等問題的說法,林玉嬌借機為大家闡釋「四聖諦」、「三毒五欲」,以及「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的重要性。並針對相關發問,明確表述在六道輪迴裡,男女的不當性愛是修行悟道的最大阻力。林玉嬌發言時,全場寂靜無聲,側耳聆聽,不禁讓人想到佛陀聖言:「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因斯布魯克大學的跨宗教對話論壇,由該大學天主教神學院實用神學研究所教規法系的威廉.裏斯教授(Wilhelm Rees), 以及法學院羅馬法和法律史研究所法律史系教授約翰.拜爾博士(Johann Bair)共同發起。論壇已舉辦了6屆,主題包括「奧地利公認的宗教團體及其對國家-教會關係的期望」、「公立學校關於普世和宗教對話的宗教課程」、「原教旨主義:意義、作用和應對」、「教會和宗教團體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宗教象徵物」以及「婦女地位」等。每年的發言皆以會議論文集形式公開發表。
今年代表因斯布魯克大學接受維也納佛光山贈書《星雲大師全集》與《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的威廉.裏斯教授說,佛光會出席此次活動,豐富了會議內容的多元化,跨宗教論壇主辦團隊非常感謝。
林玉嬌表示,準備論壇發言內容,讓他加深了對偉大佛陀的敬仰,也對星雲大師和佛光山僧團,腳踏實地實踐佛陀教誨,展現卓越的具體成果,多了更深層次的體驗。與會者熱烈的回響讓他覺得不虛此行,發願今後在佛教本土化的進程上,要更積極地把握機會,主動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