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世界音樂之都,人文萃集的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12月起推出一系列線上人文藝術講座,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26日隔周,共五次的課程在網路上進行。12月1日首先邀請到旅奧人文藝術評論家常暉老師以「邏輯推理與龍樹四句偈」為題,闡述歐洲哲學藴含的豐富佛理,探索歐洲人文自然科學與佛教的不解之緣,吸引了來自14國家,將近120位的佛光人透過網絡平台ZOOM,共同參與。
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輔導法師覺容法師在講座開始前介紹此次的舉辦因緣,讚歎常暉老師直下承擔,短時間內提供豐富的課程內容。並指出,佛教重視藝術弘法,尤其佛光山推動人間佛教,在星雲大師的帶領下,透過藝術教育等多元化的方式,把佛法慈悲與智慧的核心思想轉化爲每一個人心靈的加油站。
接著常暉老師進入主題,先介紹多位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學家和他們的主要思想,並且表示,回溯西方哲學史,人們會發現,從古希臘畢達哥拉斯的「靈魂輪迴説」到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再到數理邏輯的「空集」概念,還有羅素等人的「中立一元論」,以及量子物理學家們的言詞,很多思想的火花都與佛學不謀而合,有殊途同歸之妙。
她舉出西方的哲學界對龍樹菩薩很重視,尤其對龍樹菩薩的《中論》?的四句偈以及「中道」興趣濃厚。龍樹的四句偈:「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顯然觸動了歐洲人的邏輯思辨神經,因而對佛教所言的「空」若有所悟,千年來的形而上學難題,關於世界實相的一路糾結,似乎也有了隧道盡頭的一絲光亮,亦成為當今西方學界很心儀的邏輯否定式。龍樹四句偈以西方熟悉的邏輯推理法,直面世界實相,言簡意賅地表達出「法性空」的本義。
話鋒一轉,常暉老師特別指出,世界的實相為何?「空性」也,世界的現象為何?「空相」也。星雲大師說的「無中生妙有」,一語中的!以此圓滿結束了今天這場別開生面的,也結束了令在場不少人士燒腦的人文講座。
維也納協會會長林玉嬌表示,很高興常暉老師在短短一個小時之內,帶領大家跨越時空,穿梭於東西方思想領域,尤其是從西方哲學思想來認識它與佛教的密切關係,藉由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讓我們的思路更開闊,也讓我們更深一層的了解佛教的博大精深,超越一切種族、地域與思想文化的藩離,圓融無礙。
講座結束時,各國的佛光人紛紛在網路上讃歎常暉老師深入淺出的精采演講,讓線上的聽眾全神貫注緊盯屏幕,也表達非常感謝常住與佛光會能給所有的人帶來這一場令人受益匪淺的精采講座。
Original text: 當羅素撞上龍樹 探尋歐洲人文自然科學與佛教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