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
任容澈分享《煩惱即菩提》一文,以自己工作中的困境為實例,透過轉念,經由實踐大師所教導的修行方法,成功將工作中的煩惱轉爲菩提。世間的萬事萬物,好與壞往往都在一念之間。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於我執、我見、我愛,都是由 「六根」追逐「六塵」所招感而來。只要懂得轉念,就能轉煩惱為菩提。要想轉煩惱為菩提,便要學習把「我」放下。煩惱成爲菩提的關鍵在於「覺」,不覺,就是煩惱;覺了,當下便是菩提。
付綠珍則分享《悟》,指出悟就是懂得明白,悟是有層次的,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有了問題,去思考並解決,這就是開悟。疫情期間,她因爲學佛而有良好心態,具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從容應對各種迎面而來的困難。從而體悟到:當一個人悟了,好的心態就會帶來好的身體免疫力,不僅僅能抵抗住各種病毒,還會讓自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提升,心理免疫力、價值免疫力、財務免疫力也都會相應提升。
劉波分享《生死事小》,他非常開心自己諸多的學佛疑問以及學習佛法的目標,都在大師的這篇文章裡找到了答案。學佛的人切不可只將「了生脫死」作為修佛的目的,而是應該視「生死事小,度眾事大」。「先生活,後生死」, 只要當下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做好工作,照顧好家庭,讓生活有意義,對人間佛教有信心,就不會懼怕本就自然的生死。只要廣結善緣,不做惡事,就不怕往生惡趣,也不會失掉弘法願心。
倪世建總結道:生活裡人人都有煩惱,要想處事圓融,就需要每個人自己去悟。人間佛教是「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大乘佛教菩薩行,「下化衆生」就是要去幫助衆生離苦得樂,而不能只想著自己的生死。期待全球各分會湧現出更多現代版的維摩居士、勝鬘夫人及妙慧童女,成爲弘揚人間佛教的生力軍,來接引更多的社會人士學佛聞法。
有事有理的分享,讓與會佛光人盡得佛法真義。尤其是與談人深刻的體證,更是感動人心,讓聊天區的讚歎留言此起彼落,熱鬧不已。
維也納協會副會長趙明明聽後表示,此場論壇,讓他再次反思自己學佛的原因,是為了了脫生死,還是悟道行佛?體悟到先從解決生活中小問題的小疑與困難,累積各種小悟和智慧。先好好的「生」,不畏懼「死」;隨緣順境快樂的「活著」,在佛光團體中體會小我變成大我發散的光和熱!他感謝善知識們分享寶貴的學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