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佛光山德語雲講壇 再澍法雨

【人間社 行提 奧地利維也納報導】 2022-10-19

歐洲佛光山繼4月23日首次舉辦德文雲講壇,10月15日再次於空中,用德語以法相會,由德國柏林協會劉育銓主持,並由前奧地利佛教會主席,現任維也納協會理事的Thomas Fiedler ,柏林協會秘書孫皓與瑞士協會秘書何嘉欣一起分享星雲大師德文譯本《佛陀-河中的蓮花》關於「業力」的佛法真義,共有50位佛光人線上聆聽。

Thomas 首先介紹「業力」的概念,說明「善惡業報」是佛教的根本教義,並強調若以無所求、帶著好奇與歡喜的赤子之心做任何事情,就能得到最好的果報。他舉出1999年初次接觸維也納佛光山時,就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與信眾間的互敬互重與慈悲柔軟所感動,自此即投入人間佛教的信仰,與服務大眾和常住的義工行列。

孫皓介紹四種不同的業力,所謂善業、惡業、有善有惡之業、無記業,指出「做如是因,感如是果」,以鹽水的譬喻來說明惡果雖不可免,但是可以透過懺悔修行讓它減弱。她分享自己學佛前經常被外境所牽,學佛後,了解因果法則,就知道如何守護自己的身口意業,遠離粗言自害害彼。

何嘉欣則介紹因果報應的原理和表現方式,表示佛陀將業力比作種子和習性,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都會如同種子被儲存於阿賴耶識當中,在適當時機就會發芽結果。她分享在歐洲文化中成長,同時從小跟随母親到佛光山接受佛法熏習,深信因果,並長期當義工服務奉獻的她,雖然經常處於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之中,但也能悠遊其中而怡然自得。

幾位德國佛光之友都是再度參加,Bernd 感謝3位與談人在短短一個小時內,對於業力做了這麼饒富趣味的深度分析,也從個人的生活體驗中印證了這種因果不滅的道理而感到發人深省。

最後主持人劉育詮提問「動物也有因果嗎?」,維也納協會林玉嬌會長分享「定和尚說故事」書中的一則故事説明因果不虛,一切眾生都在因果的定律之中,結束了精彩的德語雲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