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舉辦歐洲線上人文藝術講座,再次恭請覺衍法師於6月15日繼續主講「認識佛菩薩(四)-度人千遍也不厭倦的地藏菩薩」,吸引了230餘位佛光人上線聆聽。
法師首先介紹有關地藏菩薩的三部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與《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並解釋地藏的含義,舉出《地藏十輪經》卷中云:「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祕藏。」故名地藏。
接著法師提到地藏菩薩所持的鍚杖是比丘十八物之一。其設立的目的與功能是驅逐蛇蟲等、托缽時用以警覺施者、給年長者當拐杖用、或是路邊有動物之屍體時也會用錫杖挖坑來埋屍體、也可用做防身武器等。另外一隻手拿著摩尼寶珠,其功能是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令衆生離苦得樂,獲光明解脫、能滿眾生願;而地藏菩薩的坐騎是一隻四不像的白犬,名字是諦聽。
話鋒一轉,法師問到,地藏菩薩真的只在地獄度眾生嗎?其實,在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和各種不同經典記載著,地藏菩薩都用不同名稱和不同的法器在六道中,不捨衆生,做全方位的濟度。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為什麼地藏菩薩會發如此大願?法師說,這可以從地藏本生故事了解到其往昔的本願發願事蹟而成。因為如此,佛陀給地藏菩薩一個任務,就是佛陀入滅後至彌勒佛出世這段期間,地藏菩薩要度脫娑婆世界的眾生,永離諸苦得解脫,得遇佛授記。地藏菩薩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眾生,令欲成熟諸所願滿足,並久修堅固大悲願,勇猛精進過諸菩薩,所以眾人應當供養。
法師藉由多樣與生動的塑像來介紹各地的地藏菩薩不同的法相和特徵,並強調,在漢地,大家都比較注重地藏菩薩超度亡者的功能;而在日本、韓國等地,地藏菩薩卻是有如萬能保姆般的偏向於對現實生活的護佑。最後覺衍法師以一份精簡的表格來介紹地藏法門從懐胎、平時、生病時、臨命終時、命終之時、一直到未來世,每個環節的修行方法與獲得的利益。
這場精彩的講座引發了佛光人熱烈的回響,紛紛表示非常感恩覺衍法師準備了豐富的教材與生動的介紹,讓大家對地藏菩薩的修行法門有更加正確的了解,尤其在對治信心不足與開發智慧等問題,更知道如何修習,而心生歡喜與感動。
Original text: 度人千遍也不厭倦的地藏菩薩 認識佛菩薩系列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