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1
自從俄烏戰事以來,面對家園被摧毀而流離失所的無辜民眾,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發起集眾愛心捐款、救援活動,購買物資捐贈烏克蘭。繼3月6日將會員們捐助的保暖冬衣,送至烏克蘭教堂(St. Barbara Ukrainische Kirche),3月19日更募集了烏克蘭境內避難人民最需要的睡袋與嬰兒用品,運往維也納16區天主教堂 Katholische Kirche Neuottakring (Zur Hl. Familie)的物資收集中心,由 Roman Ptasiuk 神父代表接收。
救援活動發起後,佛光人除了自己參與捐贈之外,也奔相走告呼籲親友隨喜贊助,短短幾天之內,募集56個保暖睡袋與十多箱的嬰兒食品與尿片。佛光人趙明明、許美桂、蔣毓靜及聶婧文將所有物資分類整理,並在箱外貼上內容物品標示,由維也納佛光山住持覺容法師帶領會員協助搬運,並由熊展鳴師兄與林玉嬌會長負責開車,將物資送到了維也納16區的天主教堂,由 Roman Ptasiuk 神父代表接受。神父非常感謝佛光人的熱情相助,並表示,Neuottakring 教會透過神職人員與烏克蘭的教徒的聯繫安排,將立即以貨車把社會大眾捐助的物資送到烏克蘭邊界,再由烏克蘭境內的教徒接手,運送到首都基輔與其他陷在戰火中的城市,發放給急需救援的民眾。
為持續進行更有效的救援活動,覺容法師詢問有關後續救援物資的重點,Roman Ptasiuk 神父表示,Neuottakring 教會每週更新最需要的救助物資項目,現在烏克蘭境內很需要醫療與衛生用品。維也納協會馬上知會佛光人下週捐贈物資將以醫療與衞生用品為主,希望佛光人與社會善心人士繼續發心相助,盡己一份棉薄之力。
此外,自俄烏戰爭以來,大量的難民從邊界逃到鄰國,每日湧入維也納中央火車站的烏克蘭難民越來越多,據奧地利鐵路局表示,來到維也納的難民主要是帶著孩子的婦女,都會暫時停留在中央火車站的特定地區,許多人會留在奧地利,也或考慮繼續前往德國或義大利避難。
奧地利最大慈善機構 Caritas 與奧地利鐵路局分別在火車站設置服務處,安排難民於奧地利安置事宜,並提供餐食。由於許多難民下火車後,又冷又餓,有一碗熱湯喝,是最感溫暖與安慰的,因此維也納協會響應供餐活動,由典座義工詹加福與詹翠珍烹煮當地口味的蔬菜通心粉熱湯,在3月17日及20日由林玉嬌及義工幹部們,每次運送100多碗熱湯至中央火車站,發放給剛下火車的烏克蘭難民們,讓他們在逃離期間能溫暖腸胃,增加能量,繼續前行。
此次,俄烏戰爭,在奧地利已經啟動安置難民的各項機制,並有許多家庭發揮愛心,登記接受難民,協助他們在奧地利重新展開生活。國際佛光會的維也納協會的佛光人,也發揮佛光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結緣精神,一碗熱湯,溫暖人心;一個睡袋,禦寒過冬。覺容法師感謝會員大眾響應佛光會人道救援的精神,實踐菩薩道,除了幫助受難眾生,同時也是學習諸佛菩薩的供養心與喜捨心,將慈悲善播在人間。
Original Text: 呼籲和平溫暖人心 維也納佛光人送暖到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