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悟禪 留學歐洲青年「與禪有約」

30多位來自歐洲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英國、瑞士等國,以及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多座城市的歐洲留學青年及法師,5月23日歐陸時間14時至15時40分,在線上齊聚一堂,共同聆聽歐洲副總主持妙祥法師的「禪與茶」講座。更有多位青年獻上美妙音樂,讓大眾在樂音中,品茶悟禪。

知忠法師先帶領「動中禪」,青年們下移重心,拉伸筋骨,柔軟的身體使身心逐漸放鬆。之後是5分鐘左右的打坐,青年們在法師的帶領下合眼靜坐,體會不同部位皮膚和空氣接觸的感覺,以及感受自己呼吸的冷熱、深淺、快慢,心慢慢地沉靜、安定下來。

之後由妙祥法師引導大家活動當下,檢查自己的五根關注之處。接著維也納青年張淑德、聶婧文、鄭翊平、張碩聯合演奏多首西樂,法師和青年們泡茶、品茗、吃茶點及賞樂。法師從自己讀佛學院時被人說「有禪味」談起,將茶與禪的關係娓娓道來。當中有達摩祖師眼皮化為茶葉的傳說,有《茶經》作於寺廟的歷史,有叢林中茶頭與水頭的職務,更有「趙州茶」、「雲門餅」的禪門公案。其中更穿插了法師在禪門品茶、奉茶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對於禪門典座美味的關鍵,在於一顆供養之心的體認,鼓勵青年們持之以恆地訓練身心,也可以身有「禪味」。

第二段的音樂是由身在中國大陸杭州的青年韓鈞琪帶來古箏組曲。青年們第二次泡茶、品茗。妙祥法師講述同學以教古箏度自己學佛的趣事。法師強調,茶和禪不僅有典故裡的關聯,更有相同的性格,就是「清寂」。在過去的弘法經歷中,法師也常常以茶為工具,在「法蘭克福書展」、「日日是好日」茶禪等活動中與人結下了許多的善緣。

法師並展示了佛光山的茶禪照片,以及星雲大師列出的四十種禪,包括感恩禪、梵唄禪、詩文禪等,他祝福大家在生活中都有禪味,有禪味就會自在。

「西方不同的國家對茶禪的感受有何異同?」、「什麼是禪、禪味?」互動時,青年詢問,妙祥法師舉例聯合浴佛慶典的茶禪Workshop以及「無我茶」的例子,表示要營造不同的氛圍,要用泡茶來講故事,才能讓西方人更理解茶禪的意味。而以禪心看世界,無不是禪。所有的答案都對,又都錯。檢驗的方法是遇到境界的時候,會怎樣去處理。

活動結束後,有許多青年在群組發表自己泡茶的照片以及參與心得,紛紛表示,多次的「與禪有約」課程,讓自己更理解了禪是什麼,以及更能自在地過生活。

Original Text: 以茶悟禪 留學歐洲青年「與禪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