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自2020年底開始舉辦歐洲線上人文藝術講座至今,頗獲好評。今年五月份開始推出「認識佛菩薩」系列,由歐洲法華禪寺覺衍法師主講。中國佛教將觀音、文殊、地藏、普賢並稱為四大菩薩,象徵佛教「悲、智、願、行」的四大根本精神。繼上次精彩的觀音講座後,6月1日舉行第三講「三世覺母文殊菩薩」,吸引了近250位歐洲佛光人上線聆聽。
法師說明,文殊與普賢同為如來左右脅侍,三者共稱為「華嚴三聖」,意味著學習佛法需解行並重。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薩,不但了解宇宙萬物本體的「出世諦」,也認識世間萬物的「世俗諦」,實相般若無上智慧,正是見諸法平等,去除分別的「不二法門」。
文殊曾發下本願,教化十方諸佛,否則誓不成佛,又因他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中,皆已成佛,因此他也有「七佛之師」與「三世覺母」的稱號。他的教法犀利,強調方便善巧。為了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娑婆世界,他倒駕慈航,化身文殊菩薩,再次應證「一佛出世,千佛護持」這句話。
法師展示豐富精彩圖片,解說文殊菩薩在不同時代、地區的造像,最常見的便是座騎獅子,右手持智慧寶劍,左手持青蓮,蓮上平放經書的形象,此外還有五髻童子相、僧相、密教的忿怒相等等。另說明文殊師利名稱意義,以及文殊道場五台山與度眾化世的種種傳說故事。
法師以典故貫穿全場,所說都是大眾前所未聞的精彩故事,聽眾紛紛表示法喜充滿。巴黎林麗霏留言表示:「這堂課豐富了寶貴的佛學知識,對文殊菩薩的認識更深入、更全面,獲得更加深刻與真切的理解。」
Original Text: 三世覺母文殊菩薩 認識佛菩薩系列之三